國測地形一隊為引漢濟渭工程提供測繪保障服務紀實
引漢濟渭工程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橫越秦嶺屏障,由漢江向渭河調水,總調水規模達15億立方米,工程主要由黃金峽水利樞紐、秦嶺輸水隧洞和三河口水利樞紐三大部分組成。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地形測量隊充分發揮人員、設備、技術和管理優勢,為三河口水利樞紐提供精準、實時、可靠的測繪保障,做好把關人,當好監護者,為大壩建設保駕護航。
重擔,扛在肩上
國測地形一隊專門成立了引漢濟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樞紐項目部,代表業主方對所有施工與監理單位的測量資質、測量技術方案、測量成果、儀器設備、人力資源等進行督查驗收。
項目部工作繁重,責任重大。一是對首級與加密控制網進行復測與維護管理。項目部定期或在大規模開挖后都要進行一次復測,或者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控制點有位移跡象立刻進行復測,確保控制點準確無誤。二是對大壩重要點線進行復核。項目部視實際情況或單獨或與監理單位聯合,重點對開挖輪廓線、主體建筑物基礎塊和預埋件的立模點、大型金屬結構與機組安裝基準點、大壩軸線進行復核。雙曲混凝土拱壩每澆筑5至10米高度時,都要對主要特征點和立模點進行復核。三是地形圖的測繪與管理。項目部對已有原始地形資料、過程測量地形圖、各種圖紙、圖表、成果進行管理,分門別類,嚴格登記,統一編號,高效利用。四是履行監督。項目部可以說是監理的監理,代表業主方對經監理審核的施工測量和測量技術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保證測量技術方案的先進性與合理性。監督監理、施工單位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并保證質量體系正常運行。五是工程量計算。項目部要對施工進度工程量、竣工工程量進行核算。
項目部工程技術人員不斷加強對外溝通協調,強化內部管理,按照“標準化測區建設”的要求,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流程,強化監督責任,落實安全保密,嚴格制度執行,確保工作有序、扎實、高效推進。技術人員吃住在壩上,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其高效率、嚴要求、高質量、硬作風得到了業主方的高度贊譽。
  
好鋼,用在刃上
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環境艱苦,工作環節復雜,工程質量要求高,國測地形一隊領導帶領相關技術部門,以項目為依托,多次前往大壩施工現場進行調研,探索測繪高新技術及儀器裝備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監測質量,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是利用高精度全自動全站儀完成大壩首級和加密控制網的復核。控制網是大壩建設的基準,直接關乎著大壩的質量與安全,是監理的依據,更是日后大壩維護與監測的基礎。國測地形一隊利用全站儀開展大壩首級和加密控制測量,實現自動化測量,高精度、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大壩基礎控制及復測。
二是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大壩施工區地形圖進行了精度檢測。地形圖是工程施工和工程量計算的重要依據,地形圖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設計質量和工程計量的準確性。國測地形一隊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大壩施工區地形圖進行了精度檢測。該儀器測量精度在100米處優于5毫米,最大測量距離超過2000米。具備實時波形處理技術,能夠高速、遠距和高精度測量。項目部技術人員利用該儀器,在一天內便完成了整個施工區數據采集、點云處理以及坐標信息的提取等工作。
三是利用無人機航測系統周期性獲取大壩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在大壩建設過程中,國測地形一隊采用無人機航測系統周期性獲取大壩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利用其所生產的高精度DOM、DEM、DSM直觀地展現出壩體和周圍環境的變化,在施工過程中實時、精確地對大壩及周圍環境進行監測,還可以快速地計算填挖土方量,從而準確地核查工程量。
目前,三河口水利樞紐正在緊張施工中,國測地形一隊將持續發揮高新技術的優勢,精密地監測著大壩的每一點變化。
服務,記在心上
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地處秦嶺峽谷地帶,天氣復雜多變,滑坡、落石等時有發生。施工現場工程人員多,大型機械多,鋼筋、水泥等材料多,客觀上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項目部制定了嚴格的安全生產規定,技術人員時刻將安全銘記于心,認真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在艱苦復雜的環境中堅持做好測繪保障服務。
工程質量高于天。項目部依據相關規范,結合實際情況,編寫了《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施工測量管理細則》,統一測繪技術標準,做到有章可依、可查,確保各環節的測量成果精準無誤。
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工序復雜,參與方眾多,施工現場復雜多變,項目部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積極履職盡責。技術人員在職責范圍內,應業主要求,完成零星測量任務,對沒有原始地形資料的項目或部位,根據工程要求,按規范實測相應比例尺的地形圖。施工過程中,周期性地對重要部位、特征點進行復核,對因地質災害和自然災害造成的工程量增減進行復核。
項目部還根據施工進展,及時提供有關審批的測量資料及信息文件,包括測量方案、觀測手簿、測量圖紙及計算成果、測量報告等,不定期向有關領導和部門,通報工程量復核情況。
項目部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提供測量技術咨詢,受業主方委托與聘請的咨詢專家一起工作,向咨詢專家提供工程資料與文件,接收并分析研究咨詢專家的建議,對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提出書面報告。
“可以說,我們就是大壩上空的一雙眼睛,見證著大壩建設的點點滴滴。”項目部的工程師楊博說。
國測地形一隊以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扎實做好引漢濟渭工程的測繪保障,服務“三個陜西”建設,助力陜西追趕超越,并將更加積極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和重大工程提供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支持,彰顯測繪的價值和作用。
更多相關
千尋X30單北斗RTK:開啟高精度定位的"中國芯"時代
千尋X30單北斗RTK:開啟高精度定位的"中國芯"時代引言:北斗自主化的里程碑之作在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三周年之際,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正式發布X30單北斗RTK接收機...
南方覓境RTK激光SLAM測量系統 新品發布
南方測繪推出的南方覓境RTK激光SLAM系統,是一款融合實時動態定位(RTK)與激光SLAM(同步定位與建圖)技術的高精度移動測量解決方案。該系統針對復雜室內外...
雷迪管線探測儀RD8200:城市地下管網的守護者
雷迪管線探測儀RD8200是一款先進的地下管線探測設備,由英國雷迪公司制造,廣泛應用于電力、燃氣、供水、排水等領域的管線定位、走向和深度探測。這款設備以其高精度、易用性和多功能性著稱,特別適合進行非破...
一文讀懂我國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建設
建設現代測繪基準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李維森就國家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建設與應用答記者問 《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明確提出了我國基礎測繪發展的主要任務——加...
“北斗”導航 —— 院士的人生堅守
年逾七旬仍堅守前沿攻關,中國工程院院士、某衛星導航定位總站高級工程師譚述森——用“北斗”導航人生 【事跡回放】 譚述森,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某衛星導航定位總站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衛星導...
高端機K1Pro出馬!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放樣不在話下
時間緊,任務多 如何高效且保質保量的完成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放樣項目 作業高效 科力達高端機K1Pro出馬 項目背景 ...
利用測繪無人機進行國土測繪事半功倍
無人機就像是人們在天空中的一雙“眼睛”。借助這雙“慧眼”,我們得以透過全新的視角發現城市與自己、追尋山川與河流、俯瞰農田與湖泊、洞察樹木與高樓......將國土自然的魅力風光一覽無余。而基于測繪無...
如何利用GNSS衛星定位測量空間坐標位置
利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進行空間坐標位置測量,主要基于后方交會原理,通過接收和解析來自多個衛星的信號來確定用戶設備的位置。以下是使用GNSS進行定位測量的基本步驟:1.衛星信號接收:GNSS...











 環球測繪微信
環球測繪微信